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而深刻地阐明了思政课的重要意义,为思政课发展指明了方向,对思政教师提出了具体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乃是关乎我国思政课长期发展的纲领性文献,必将对整个教育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最近几年,不少老师把重点放在学生“抬头率”上,搞出许多形式上的创新,也产生了一些轰动效应,但形式化始终伴随着漫画化、游戏化的风险,因此亦产生了伤害思政课声誉的个别极端例子。不断提升思政课水平,既是广大一线教师的追求,也是需要破解的难题。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破解这个难题提供了战略眼光和具体思路。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学习体会,我认为,不断提高思政课水平,应在如下三个方面突破:认识上的高度、理论上的力度、教学过程中的温度。
必须从关乎中华民族未来的高度来认识自己工作的责任和属性,理直气壮地坚守好三尺讲台。在实际工作中,影响思政课效果的因素有很多,教师的底气不足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也具体提到这些问题。例如,他指出,思政课的学术含金量不亚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思政课不是泛泛地谈论立德树人,它直接面对的是关乎个人和民族未来的根本性问题。从个人角度来说,需要它回答:什么样的人生是值得的,我们应该在哪用力、对谁用情、如何用心、做什么样的人;从民族角度来说,需要它思考:未来30年,什么样的人去实现本世纪中叶实现现代化强国这个目标,什么样的人继承和开创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业。为什么思政课教师必须首先讲政治,因为对未来负责任乃是最大的政治!从这个高度出发,我们就会认识到,思政教师肩扛着关于民族未来的光荣而艰巨的使命。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思政教师必须要有特殊的职业素养,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信仰,要有更加深厚的情怀,要有敏锐的当代意识,要有宽广的世界历史视野,要有严格的自律规范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做到这些,才能立足于三尺讲台。
必须基于民族自信和理论的彻底性释放思政课的力度。优秀的思政课必然是有穿透力的课程。思政课不是“卖嘴皮子”,而是回应学生成长过程中有关人生目标、身份认同和事业选择大问题的理论艺术。国家认同是其中心问题。国家认同不是抽象的,它又落在党的领导认同、同胞认同、文化认同等具体方面。因此,思政课教师绝不是心灵鸡汤贩卖者,而是民族、国家大问题的研究者。这些问题关系到民族未来的前途和道路,绝不能含糊其辞。思政课虽是一门艺术,但它并不神秘和复杂。作为思政老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讲清楚中华民族的伟大奋斗史,讲清楚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从革命到建设再到改革开放不断创造奇迹的故事,讲清楚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形成的赖以生存的文化根基和精神财富,讲清楚文明发展、中华民族现代化以及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规律,讲清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动指南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讲清楚新的世界历史特点和实践要求,讲清楚在今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进一步发展面临的问题。故事说清楚,信仰就有了现实依靠;原委弄明白,信仰就有了逻辑支撑。做到了这一点,思政课就有了穿透力。说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就是说,我们的教师真学、真懂、真用和真讲是影响学生的关键。就此而言,思政课老师必须有坚持真理的勇气、必须有一种传道精神、必须有更加坚韧的学习劲头。
必须以深厚的情怀传导思政课的温度。把思政课建设成“人人爱唱的歌”是个挑战性的事业。因为,思政课之“爱”,不是时尚文化中的那种娱乐享受,“人人爱听”与“终生受益”不可分离。照顾今天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审美需要,善于运用信息技术和采取多样的生动形式来克服教学形式的单调固然必要,但为了吸引眼球和提高抬头率而牺牲思政课的内涵,则得不偿失。思政课教师要认识到:只有呼唤出生命的力量,真理的音符才会长时间地振动;只有点燃生活的激情,追求真理的勇气才会转化成持久的动机和力量。无论是专业课,还是思政课,感染力和亲和力都不只是技巧问题,而是情怀问题。思政课以其特殊的目标和性质行走在教育最普遍和一般的规律之上,情怀问题无疑是其首要问题。在广义上,政治立场和信仰、视野、思维、自律和人格,都是情怀问题。可以说,做一名有情怀的思政教师,是我们思政教师提升自己教学水平的基础和重大难点。要真正让学生终生受益,不只是有在理论上说透的思想魅力、在专业上有成就的学术魅力就行,还必须要有为学生树立言行标杆的人格魅力。为此,做一名思政教师,必须以深厚的家国情怀来分析自己民族的成长,既为它的伟大成就欢呼又冷静地对待其曲折;必须以执着的传道情怀来捍卫马克思主义,既要用透彻的分析阐明其科学性所在,又要勇于直面不同声音对它的挑战和质疑;必须以博大的仁爱情怀善待学生,既及时鼓舞他们的每一点成长又认真倾听他们的困惑和迷惘;必须以动人的殉道情怀展示榜样力量,既要在多样性、多变性、不确定性的环境中展示出坚守品质,又要具备善于协调自己事业和生活矛盾的艺术……也正因为此,思政教师是一个伟大而光荣的职业。
(作者为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院长)